脑干出血九死一生,院中救治这种监测必不可少

时间:2023-05-16 浏览量:640

脑出血,属于常见病、多发病,而 “脑干出血”是脑出血性疾病中最凶险的部位类型,占脑出血的10-15%,患者常常在发病数秒至数分钟内即陷入昏迷,是最难救治的神经外科疾病之一。



一:疾病类型


根据出血部位可分为3个类型:

1、脑桥出血

相对多见,多由基底动脉的脑桥穿支破裂导致,常有意识障碍、瘫痪等表现。


2、中脑出血
偶见,常有头痛、呕吐和意识障碍。


3、延髓出血

更为少见,临床表现为突发意识障碍,生命体征紊乱。



二:疾病病因

1、高血压
长期高血压导致的穿支血管退行性变及微小动脉瘤形成,是脑干出血的主要病因。


2、脑血管畸形
包括海绵状血管畸形、动静脉畸形、硬脑膜动静脉痿及静脉畸形等。


3、其他病因

年龄增大、吸烟、酗酒、肥胖、遗传、用力排便、重体力劳动、情绪波动、吸毒(如可卡因、苯丙胺类)等也可诱发脑干出血。




三:疾病症状

脑干出血患者常发病突然且症状较重,多数患者出现昏迷,也可出现呕吐、偏瘫、瞳孔缩小、呼吸不规则等临床表现。

1、疾病前兆
多数患者没有前驱症状,少数可有头晕、头痛、肢体无力,随后突然出现脑干出血的相关典型症状。


2、典型症状

患者多在活动状态下突然发病,病情进展迅速、症状严重,多数患者可出现昏迷、呼吸不规则、瞳孔针尖样缩小、应激性溃疡、交叉性瘫痪等。




四:相关检查

1、影像学检查颅脑
CT颅脑CT扫描为首选检查,多数脑干出血应用CT扫描可明确脑干出血的部位和范围。

2、颅脑磁共振成像 (MRI)
怀疑出血由脑梗塞、肿瘤或血管畸形等病因引起时,可做颅脑MRI检查。

3、脑血管检查

包括CT血管成像 (CTA)、磁共振血管成像(MRA)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(DSA)等,可明确出血是否来源于动脉瘤、血管畸形等。




五:疾病救治与监测

脑干是生命中枢,手术治疗的危险性大,因此大多采用内科的保守治疗手段,治疗目标为维持生命体征稳定以及预防并发症。

1、急性期治疗
急性期治疗重点是稳定出血和降低颅内压力,主要包括现场急救处理和内科治疗,情况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。


2、药物治疗
若患者有颅内压增高需视情况使用脱水剂,常用药物有甘露醇、甘油果糖、高渗盐水、白蛋白、利尿剂等。


3、手术治疗

手术治疗的目的是清除血肿、降低颅内压,以尽可能在早期减少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、挽救生命、降低致残率。




脑部电阻抗动态成像系统——EIT-B300




对于脑干出血疾病的救治我们可以看出,如何更好的降低颅内压是关键,因此患者在就医时颅内压的实时动态监测就必不可少。

易爱精心打造的脑部电阻抗动态成像系统,是国际上首台用于临床的提供脑部实时图像监测的设备,它可以持续进行无创脑水肿、颅内压动态监测,指导临床医生对治疗药物的使用、降低并发症、缩短住院天数、改善预后。

脑干出血与其他部位脑出血比较,更易造成脑干变形,脑功能损害,脑干反射消失,病情更严重。因此建议一旦出现脑干出血,需立即送往正规医院,抓紧时间进行有效救治与实时监测,这样对患者的身体恢复才会更有帮助。

Copyright © 2009-2024 南京易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 技术支持:南京派点网络 苏ICP备16068490号-1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[()-非经营性-2020-0030]

苏公网安备3201120200090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