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世界卒中日|早诊早治救生命,积极预防保健康
10月中旬,演员赵明远(《乡村爱情13》刘能的饰演者)突发脑出血与世长辞,终年42岁。这件事再次给大众敲响了警钟,再次认识到脑卒中的危险与可怕。脑卒中,近年来发病率逐年提高,已经发展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第一杀手,这类疾病一旦发生危险性很大,大家需要认真对待,做好脑卒中疾病的防与治。
10月29日是第18个“世界卒中日”,世界卒中日的成立就是希望能够让大家广泛了解脑卒中,提高公众脑卒中防治意识,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、复发率、致残率以及死亡率,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。
重视脑卒中,了解危与害
卒,等同于“猝”,有突然的意思。“卒中”是西医的说法,中医上称为“中风”。从名称上来看,可见卒中多为突发,突发性也就导致了救治的不及时性,这也是脑卒中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原因之一。
脑卒中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,不管是哪种卒中类型,发病率高、复发率高、致残率高以及致死率高,这就是脑卒中疾病目前的现状。
据统计:
缺血性脑卒中:我国住院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1月内病死率为2.3%-3.2%,3个月时病死率为9%-9.6%,1年病死率为14.4%-15.4%;
出血性脑卒中:相较于缺血性脑卒中,出血性脑卒中发病凶险,病情变化快,致死致残率高,超过70%的患者发生早期血肿扩大或累及脑室,3个月内的死亡率为20%-30%。
*数据来源:百度健康
此外,脑卒中发病对大脑的损伤是不可逆的,时间拖的越久,致残与致死的风险就越高。这是因为卒中会导致大脑的氧气和血液供应中断,进而引起脑细胞死亡。这可能导致各种症状,如身体一侧瘫痪、语言障碍、视力问题、平衡丧失等。严重的情况下,卒中甚至可能导致死亡。
注意卒中风险因素,科学预防卒中
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、吸烟、肥胖、缺乏运动、心脏病和家族史都是卒中的风险因素。此外,精神压力大、颈椎等问题,也成为诱发脑卒中的重要因素。预防卒中,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:
1.健康饮食:低盐、低脂、高纤维的饮食有助于降低血压和血脂,减少卒中的风险。
2.适量运动: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,如快走、游泳等。
3.控制疾病:管理好高血压、高血脂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,定期进行检查和治疗。
4.戒烟限酒:戒烟可以大大降低卒中的风险,同时,也要限制酒精的摄入。
卒中识别与诊治,早诊早治救生命
FAST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卒中:
Face(脸):是否出现一侧面部下垂?
Arm(胳膊):是否出现一侧手臂无力?
Speech(言语):是否出现说话困难或理解困难?
Time(时间):如果出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。
脑卒中的常见治疗手段:
首先需要明确一点,脑卒中的救治一定要及时,基本要求在时间窗内的患者4个半小时-6个小时,要尽可能地给予溶栓和取栓的治疗。目前为止,治疗手段主要包括药物治疗、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。
药物治疗是脑卒中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,常用的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、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。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小板聚集,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;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可以延长凝血时间,预防血栓形成;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溶解血栓,恢复血流。
介入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技术在血管内进行治疗的方法,常用的介入治疗包括血管成形术和血管内支架植入术。血管成形术通过导管将血管内的狭窄部位扩张,恢复血流通畅;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则是在狭窄的血管内植入支架,保持血管通畅。
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一些特殊情况,如大面积脑梗死、脑出血等。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颅内血肿清除术、动脉瘤夹闭术等,旨在减轻脑部压力、修复血管病变。
注意:以上只是常见的治疗手段,不管哪种治疗方式都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,遵循专业医生的建议,定期复查评估效果。